最重要的事 Important

车票在天上飘

来源:网易君子独家稿件 0人参与

导读

关于春运车票难买,吊诡的是,每年都会有新的措施和办法出来,比如开通12306网上售票系统、开通农民工专列、提前60天预售票,还有增加车次、提速等等,但现状是:办法和策略越多,春运人数更愈是不断突破历史纪录,新的问题也就冒出来。这正像医学越发达,更多的疑难杂症就会被发现和标记下来。也正如芝诺所概括的悖论:人类掌握的知识越多,所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。发达的现代交通系统,更像是将越来越多的回家的人、旅行者创造了出来,返还给自己一个更窘迫的困境。

Contributor

肖海生 专栏作者 2014/12/29

曾任生活月刊资深编辑、《GQ》中文版报道副总监。现为单向空间出版总监、《单读》主编。并任《今天》杂志编辑部主任。

关于春运车票难买,吊诡的是,每年都会有新的措施和办法出来,比如开通12306网上售票系统、开通农民工专列、提前60天预售票,还有增加车次、提速等等,但问题几乎没有得到过有效解决,永远是一票难求,永远对票贩子的疑问不绝于缕,永远是网上网下骂声一片……

激进的自由市场导向的朋友觉得问题很容易解决:提高票价!在保证社会低收入者一定基本需求的基础上,不断提高票价,直至供求达至平衡。车次资源是有限的,座位更是数得过来,既然无法保证人人体面地回家,那就价高者得之,心服口服。

另外一派温和的朋友,则像同意“渐进式改革方案”一样,认为问题只能一点点解决,每年面对不同的问题侧重点,提出针对性的方案,一点点来,最终总能达到质变,一举解决困境。

但现状是:办法和策略越多,春运人数更愈是不断突破历史纪录,新的问题也就冒出来(就像今年提出的网络售票系统的安全漏洞,导致乘客个人资料泄漏)。这正像医学越发达,更多的疑难杂症就会被发现和标记下来。也正如芝诺所概括的悖论:人类掌握的知识越多,所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大。发达的现代交通系统,更像是将越来越多的回家的人、旅行者创造了出来,返还给自己一个更窘迫的困境。

从1954年起,原铁道部便有了关于春运的记录。那时的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,车站内远没有那么多抢票的人。那时候的措施包括:在主要街道设流动售票点、在站台上设中转人工签证处……而到了1981年,上海客运站最先投入使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售票机,4秒钟就自动打印出来一张车票,但那时售票窗外已经是人山人海,电脑再快,也抵挡不往人潮汹涌。

再往古代追溯,在李白和杜甫的时代,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。而那时候,除了极少一部分人经商或者读书入仕的“游子”外,人很少会外出,而出门一趟,舟车劳顿另说,步行、马车、舟船,辎费之高,就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。说到底,没有人出门,没有人赶着春节回家,就没有所谓的“春运难”问题。

所以,就算像前面的“自由市场导向”朋友建议的那样,一味提高票价,除了造成民怨盈沸,恐怕还是无法解决一票之难。说到底,当代社会因为发展经济全民打工创业的人口大流动、史无前例的城镇化人口大移民,注定了春运在一段时期内只会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。

其实放开眼来看,在中国,这样的问题又何止是春运:高房价、入学难、交通堵塞、看病就诊难……这些相比之下更加紧迫的民生问题,无一不是在某个怪圈中越挣扎越无法动弹。春运虽然一年只有一次,但它的内在逻辑和住房、入学这些异曲同工,某种程度上,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一样的:越来越多的需求,让应对者应接不暇,让解决方案更像是在雪上加霜。

社会层面上来说,春运是一个注定的困境,但对个人来说,惹不起可以躲得起,你尽可以宅在家里不出门,春节旅行可以用年假来错峰完成;或者将父母接到城市中来,逆潮流而动。

另一方面,客观地说,我们享受了当代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好处,那么,忍一忍春运的苦,也是理应承受的代价。就像环境问题,如此高速地发展经济,必然需要环境付出代价,前师之鉴、走过的弯路可以少走,但要想皆大欢喜地十二亿人一起进入中产阶级,那是痴人说梦,地球资源无论如何承载不起。所以,我们一方面必须想尽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,另一方面,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有承受代价的心理准备和勇气。

想通这一点,当你在春运火车站被挤丢了鞋、挤成了一张照片时,当你没买到回家的车票、孤苦一人在外地过春节时,当你和家人只能在视频上团聚时,你的心里也许会略微好受一点。


男人理想国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